團隊共創
一、工具介紹
團隊共創,也叫卡片法,是一種使團隊能夠迅速達成共識的促動技術。它能夠促使群體誠摯地探究議題的共同點,探討共同的理解,求同存異,藉由描繪 “共同愿景”,讓團隊共同參與并達成有效共識。
團隊共創適用于人數較多的團體,它有以下作用:
1. 能節省時間
因為與會者可以同時在卡片上記錄下他們的數據資料和想法,而非將每一條都列在海報紙上或白板上。
2. 能提高數據資料命名效率
因為將頭腦風暴得出的數據資料記錄在可移動的卡片而非表上,提供了視覺線索,讓人們能覺察各種想法意義、關聯性。直接快速地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在整理,從而提高對數據命名的效率。
二、運用場景
團隊共創用于解決團隊沖突,基于某個主題快速達成共識,可運用與團隊內部,也可用于跨部門之間的討論。有助于促進與會者的有效共識,并且基于特定的流程,充分將與會者的潛在智慧挖掘出來。
? 不同專業背景的技術人員如何對一個跨部門問題達成共識;
? 行動學習、培訓中的小組如何進行基于任務快速獲得共識;
? 小型的項目會議如何快速進行團隊共創以推進項目進度。
三、操作步驟
團隊共創五個步驟:
1. 聚焦主題
聚焦主題需明確主題的具體背景,具體背景引起了團體的關注,決定了下一步該做什么,規劃出促動的過程和時間線,解釋要輸出的成果(理性目的,如輸出原因/策略/信息)。
在具體背景步驟下,促動師要做的是:命名、可視化主題(明確清晰不含糊,指向目標,用問句表達)——闡明為什么這個主題在此刻對該團體很重要——告知議程(描述促動進程與時間分配,促動成果,及如何使用該成果)——給出促動過程背后的事先假想——確定促動師作用及共同約定(溝通參與的指導原則)——確定焦點問題。具體操作如下:
a) 將焦點問題寫在A3紙上張貼出來:
? 問題用開放式問題,而非只能回答“是/否”的封閉式問題
? 是:“如何做”或“是什么”的問題,而非“為什么/為什么不”的問題
? 提出的問題在20個字內
? 結束問題時要用問號
? 寫好后在紙四邊畫上紅框
? 可以畫一個與主題有關聯的圖標
? 整張紙的配色不超過3種顏色
? 將寫在A3紙上的主題用美紋膠張貼于準備
? 使用的“促動墻”的左側
b) 介紹此次團隊共創的時間安排
c) 介紹團隊共創過程、參與的規則
d) 本團隊共創提示卡適用于4組(16人)以上群體
2. 頭腦風暴
通過頭腦風暴從團體里搜集了所有相關數據資料,并且把數據資料展現給團體成員。確保每個人都了解焦點問題,具體流程如下:
a) 激發新想法:促動師進行提問:大家對于本次討論的主題有哪些建議和想法,請寫在告示貼上。告知想法的要求如不含糊不空虛不累贅。1張卡片寫1個想法,字跡足夠清晰可見,先草擬好1-2個例子并寫在卡片上作為示范。
b) 個人頭腦風暴:每個人都做腦力激蕩,盡快列出多些想法,并寫在卡片上;
c) 小小組頭腦風暴:2個人組成1組或3個人組成1組分享想法,每組可投票選出幾個最好的想法(想法數量根據情況進行控制,每1個想法寫在1張卡片上,計劃好所有小組的卡片總數,在10到30張左右)
大組頭腦風暴:每個人或小組交出1到3張卡片,每一個想法寫在一張A5卡片紙上,在貼上去之前先大聲念出來,有必要的話問問題澄清卡片內容不清楚的地方。
? 卡片紙橫著放;
? 用彩筆書寫,字的大小可以保證房間內最后一排的人都能看見;
? 每張卡片紙只寫一個觀點,每個觀點不超過12個字;
? 不建議有“XX和XX”這樣的表達出現在1張卡片紙上。
3. 分類排列
聚集想法,促使想法群產生,聚集所有相似數據資料集形成相互關聯的想法群??傮w思路是:想法配對——區分——給能夠配對的卡片做標記。具體流程如下:
a) 促動師請每個小組先交出2張卡片紙,將卡片貼在墻上前先大聲念出來。
b) 組成新關系:當你拿到10到15張卡片,向現場參與者發問,現在需要將想法進行分類,相似的想法貼成一列,總共組成3-7列群組,在白板上貼成一欄欄或是一群一群(這個步驟需要運用參與者的直覺)。
c) 擴大群組:先收上來的卡片排列完畢之后,讓參與者將手中剩余的三張卡片貼在墻上與之觀點相近的隊列里,壯大這些群組,也可能會形成新的群組,總共群組建議在3~7列之間
d) 辨別達成共識:當所有卡片都“上墻”后,促動師要告訴大家,這是一趟“共識之旅”,邀請參與者仔細看看各群組,以確定群組的歸類是否要進行修改。規則是:不可以存在“孤兒”(即不可以一列僅有一張卡片)。
e) 注意事項:促動師在將卡片貼到墻上時,避免加入個人的解讀;避免提出加入個人意見的、有暗示性的問題,如:大家不覺得這張卡片和這張卡片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嗎?
4. 提取中心詞
這是給想法群命名的過程,具體流程如下:
a) 促動師拿出與列數相同數量的A5卡片紙并畫上紅框;
b) 了解群組:從最長一列開始提取中心詞,先將此列卡片從上至下地每張都大聲念一遍,深入探討某一個群組:在這個群組的卡片中我們描述了什么? 什么是新的可能性、新的洞見?
c) 命名群組:之后請大家給此列卡片命名,將中心詞寫在紅框卡片紙上。中心詞的命名規則為:
? 中心詞字數在6個字左右;
? 中心詞的內容不能與該列卡片中任一張完全相同;
? 中心詞能夠涵蓋該列卡片上所寫內容的中心意思;
? 在回答“如何做”一類的主題時,中心詞最好是主謂或動賓結構的詞語,以表達這列群組核心思想。
d) 最長列完成后,繼續重復以上流程,從次長列開始提取中心詞。
e) 完成所有列的中心詞提取后,給每一列標號。同一列的標記同樣的數字(如第一列:1-1、1-2、第二列:2-1、2-2等)。
f) 注意事項:
? 命名時提出的中心詞,可征求現場伙伴意見,以半數以上人同意為通過;或者以現場無人提出異議即為通過;
? 如果有幾個人都提出不同中心詞,重復念出,請大家投票選擇,可提前明確投票規則。
? 促動師也可以請每個小組選取其中一列,進行中心詞提取。
6. 圖示化賦予意義
這是把決議象征化的過程。具體流程如下:
a) 可使用“靶心圖”,也可以請大家討論:我們可以創造一個什么樣的一個圖示來給我們提取的中心詞賦予含義?
b) 建立關聯:將群組與議題的關聯進行分析,以確定其之間的關系。如可將畫有“靶心圖”的A2紙貼上墻,并可以先賦予其含義:這幅圖中,中間的圓心是核心(重中之重);上面是牽引;兩邊是它的左膀右臂(翅膀),下面則是基礎。
c) 成果展示:促動師詢問參與者,什么是實現該主題的核心/左膀右臂/基礎/牽引?促動師自己或邀請一位伙伴為大家解讀,如:
針對(主題);我們經過大家的團隊共創,達成以下的共識:XX是我們的核心;XX牽引著(核心)向前;XX和XX是(核心)的左膀右臂;XX是(核心)得以實現的基礎。
7. 結束語
a) 回顧本次團隊共創的過程步驟及獲得的可視化成果。
b) 說明團隊共創之后的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是什么。
c) 結束語示意:
? 感謝大家的分享,讓我們走完這充滿挑戰與樂趣的“共識之旅”。請大家給自己熱烈的掌聲!
? 這是一場我們所有參與者都充分參與、讓智慧碰撞、讓溝通更坦誠的會議,
? 我作為促動師,今天引導大家看到比個人智慧更大的集體智慧是如何在所有人的參與下誕生的。
? 感謝大家今天的參與和分享,我們會將成果整理出,并在一周內以郵件方式發給大家。
四、注意事項
1. 頭腦風暴:盡可能收集多的數據,讓參與者用簡潔的,三到四個詞的短語來構成他們的回答,這樣得出的意見是具體的而不是概括的;不要寫在白板上或者自己的筆記本上,盡量用卡片紙來記錄.
2. 歸類:這個步驟只需要直覺的辨別卡片內容間的關系即可;總類別不能超過7列,且每一列不能少于兩張卡片,只有一張卡片,不能代表多數人的意見。
3. 命名:達成共識的經驗是你永遠不要責備或拒絕某個人的模式,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或者是更好的。在這個過程中,領導需鼓勵每個人發表意見,不打擊,不否定。直到大家都認為:這個可以/就是這個內容了。
記?。哼@個方法允許每個人說出自己的意見,公平的對待所有的數據,并在數據的基礎上做出決定,而不是在領導、或者是強勢的人的基礎上做決定的。